“三箭齐发”锻造 能源装备“大国重器”
中国石油济柴动力L20V200大功率燃气发电机组 “这是我们打造的新一代燃气发电机组,具有高输出功率、高电效率、高气源适应性与低排放‘三高一低’核心亮点,推动国产燃气装备追赶至世界先进水平。”近日,在中国石油济柴动力L20V200天然气发电机组产品发布会上,企业高级专家李全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。 该产品的发布,是济柴动力近年来聚焦科技引领、产业升级、转型发展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缩影。 科技创新点燃“主引擎” 当前,我国正处在从“科技大国”向“科技强国”迈进的关键跃升阶段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低碳智能装备制造服务能力,是济柴动力响应集团公司号令、服务集团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关键路径。 2025年,济柴动力坚持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,突出科技成果转化、变现,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加速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发展步伐,实现了自研L20V200大功率燃气发电机组效率提升等行业突破,为国产装备制造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 同时,企业不断强化科研项目组织、完善科技管理机制、推进数智赋能落地,先后“揭榜”中国石油甲醇发动机和180摄氏度以上超高温热泵系统研发与应用两个项目,并获2025年度石油石化装备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。 产业升级拓展“新空间” 7月17日,从济柴动力成都压缩机制造基地传来消息,这个公司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联合研制的国产首台超深井用70兆帕高压气举注气压缩机组,在川西北气矿双鱼132井投用并完成500小时现场工业性试验,累计驱水约1000立方米。 今年以来,济柴动力大力发展发动机、压缩机、新能源、新业态“两机两新”业务布局,推动生产经营质效双升,有序实现时间、任务“双过半”。 上半年,济柴动力石油钻探用175发动机助力探索“中国深度”,为首口万米科探井“深地塔科1井”钻探提供了强劲可靠的动力支撑;S8200型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投入市场,为打造高端绿色国产装备和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澎湃动能;跨临界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完成试验,为我国能源行业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;DTY4500大功率压缩机在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气田——西南油气田铁山坡气田实现稳定运行,为川渝地区高含硫气区上产达产提供了可靠的高端装备;DTY1800、DTY2800压缩机组,在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加载运行时间最高超过1000小时,为民生能源供应提供了可靠装备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。 绿色智能构筑“新优势” 7月18日,从辽宁盘锦传来消息,由济柴动力提供装备和服务支持的国内首个移动储能动力钻井平台,在中国石油长城钻探30678井队成功应用,标志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正式进入“零碳动力”时代。 “我们提供的这套钻井‘绿色引擎’,既解决了传统柴油发电的高碳排放问题,又依托移动储能的灵活换电特性,确保了钻探作业的连续性。”现场工作人员徐龙介绍说。 近年来,济柴动力牢牢把握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”要求,大力推动新能源、新业态“两新”业务转型发展。 其中,“5兆瓦级集中式磷酸铁锂储能系统”获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;中国石油首套车载集装箱式移动储能钻井动力设备完成供配电试验,开启了油气钻探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篇章;零碳营房产品完成试制,推动分布式能源与低碳技术融合应用取得新突破,助力中国石油打造绿色低碳与健康企业;消防机器人、移动灭火舱、无人机智能巡检车和健康小屋四款智慧化健康、消防装备产品发布,为国产装备制造行业智能化发展作出了有力的实践探索。